od体育官方网站注册网址,od体育app官网下载,od体育最新登录网址,od体育平台,od体育app,od体育app下载,od体育靠谱吗,od体育,od体育下载,od体育官方网站,od体育官网,od体育投注,od体育下注,od体育买球,od体育世界杯,od体育欧洲杯,od体育赛事,od体育开户,od体育注册,od体育登录,od体育入口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2%;股份制企业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8%;私营企业增长5.4%。分产品看,充电桩、3D打印设备、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7%、40.6%、39.5%。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0.08%。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上升1.4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1亿元,同比增长10.2%。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10.8%、7.3%、7.3%、6.0%。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7%、8.2%、6.2%。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7个百分点。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2%。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0%。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280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06882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6%、6.5%。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2%、13.2%。全国网上零售额3308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053亿元,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6%。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0%。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042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1355亿元,下降2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8%。民间投资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7.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8%、12.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2.7%、11.8%;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6%、16.9%。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4%。
第一个关键词是持续回升。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回升向好。从生产来看,刚才发布的数据,一产总体比较稳定,同比增长3.3%;二产增长6%,二产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稳中有升。服务业增长5%,接触性服务业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大家知道,去年是疫情防控转段以后服务业较快发展的一年,在去年服务业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生产稳中有升。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几个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4.5%,去年全年增长3%,提升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零售增长10%。海关发布的数据,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所以从三大需求来看,也是稳中有升。
第三个关键词是稳中有进。这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首先是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协调发展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其中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绿色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如果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能耗将下降更多。开放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共享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这些指标说明,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这个数据很多人觉得比预期要高,但是我想说明的是,第一,GDP增长5.3%是符合实际的。从我们核算的角度看,一季度GDP增长5.3%主要还是工业回升、服务业向好共同带动的。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显回升,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好转,一系列政策推动,需求提升,所以一季度工业表现是不错的。初步测算,工业增长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了将近2个点的GDP增长。服务业一季度占比较大,因为有春节这个重要的节点,所以服务业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回升,尤其是接触性服务业。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10%,比商品零售快6个百分点。大家已经看到了相关报道,文旅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出行人数、旅游消费金额都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工业和服务业两个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从核算角度来讲,一季度GDP增长和工业回升、服务业回升这个实体情况是吻合的。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大家可能也观察到,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跟1、2月份比是有所回落的,这个回落是从统计角度来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比较高,实际上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去年,部分地区1、2月份还受疫情的困扰,一些企业的生产包括出口、订单兑现,工作量延迟到3月份。去年3、4月份,无论是工业还是进出口,一些主要指标基数比较高,一些产业的生产销售出现“小阳春”,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对比基数的平台。今年由于基数比较高,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时就有回落。刚才我讲,月度的水平并不低,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保持去年和今年的环比、同比可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据测算,折算成每个工作日所创造增加值3月份比1—2月份增长较快。但是从同比增速来讲,3月份的工业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一些实物量指标,像工业用电量也有类似的特点,3月份日均工业用电量比1—2月份高。货运量,还有贷款指标,都有类似特征。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的变化,除了看同比增长数据,还要看环比和一些绝对量,尤其是观察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二,关注经济未来的走势,二季度的走势,包括全年能否实现5%的目标。目前来看,支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首先,刚才也谈到,外需回暖,今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复杂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暖,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6%,这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我也注意到,世贸组织还有贸促会所发布的关于全球货运量的指标,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可能达到2.6%,而去年是负的,这有利于出口需求的支撑。从内部来讲,经济多项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回暖,包括刚才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另外相关的一些需求指标。尤其是还有政策上的推动。前段时间,中央为了继续扩大需求,出台了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些政策是继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另外,从下一个阶段来看,假日经济继续显示较好效应,所以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经济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点,我们观察中国经济,除了要看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以外,也要更关注一些质量效益的改善,尤其是要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高质量发展的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新型动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即使这几年,我们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变局挑战,面临着国内结构调整转型的阵痛,包括类似于房地产的调整,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没有停,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数据,从创新发展来讲,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是1.91%,去年是2.64%。城镇化率继续提升。2012年城镇化率是53%左右,去年我们发布的城镇化率是66.2%,每年提升也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2012年是大概10%左右,现在是占14%左右。另外,我们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都比那个时候翻了一番多。这就说明,我们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持续扎实推进,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第二,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还在持续显现。我提供几个数据:关于“三大工程”,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及各个地方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从数据看,房地产“三大工程”拉动了房地产投资0.6个百分点,这是有成效的。第二个数据,“白名单”落地对融资额的积极影响。大家知道,今年以来,为了解决房地产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推出了“白名单”融资项目支持政策。从一季度数据看,房地产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收窄了1.2个百分点,这是跟“白名单”融资政策落地有直接关系。第三个数据,房地产销售数据。今年以来,各地方加大了对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力度,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今年以来,还有30多个城市提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在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1—2月份降幅分别收窄了1.1和1.7个百分点。这三个方面数据显示了支持房地产稳定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
最后一点,我还是想强调,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去年三季度发布会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也谈了一些看法。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后,按照产业成长周期,现在调整是正常的。房地产阶段性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后续构建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因为传统的产能可以市场出清,开发商能够建更好的房子,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对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另外,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有支撑的,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没有完成,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6.2%,但是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还有2.97亿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中间购房比例不高。我们现有的住房存量中,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房子还是占绝大多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都还比较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我们要理性看待房地产这一轮的调整。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间接回答了。首先是3月份工业的波动,一方面是显示国内外环境的一些变化,工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另外一方面,3月工业的回落确实跟对比的基数有一定的关系,对后期来讲,我们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另外,关于回升向好的基础,5.3%的GDP增速显示经济在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今年开局良好。但是我刚才也解释了,从经济回升的过程来看,而且各个产业的表现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平衡性,工业的消费品制造业回升的势头,还低于规上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不同地区也有差异。传统行业在恢复中间,受房地产调整的拖累,恢复得比较慢,但是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而且是成为拉动一季度工业表现比较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动力。所以经济的恢复确实不是很平衡,而且也呈现了一定分化的现象。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刚才我也谈到,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型的角度来讲,一部分传统产业确实需要调整,新兴产业表现就比较好。从后续来讲,我们的政策还是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撑的力度,除了总量支持以外,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快培育新型的产业,尤其加大技术创新,要统筹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培育。谢谢。
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我们一直视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实现高质量的普查,也是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努力目标,也是提出的一个工作要求。在普查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据统计法和普查条例制定了全面的数据质量控制的体系,出台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间,我们严格按照制度去推进五经普现场登记工作,包括加强对普查员的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完成登记工作。在普查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系列的监督机制,要求普查员如实登记企业的数据,而且是边审边报。刚才我也谈到,现在我们登记完成之后,进入数据的审核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会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核实,包括逻辑关系的核实,发现有问题的,我们还要反馈到企业进行核实。接下来,我们还会组织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对各地填报的质量,我们动用国家统计局下属的调查队专职调查人员上门核实验证,看看普查的现场质量怎么样。所以对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我们已有一套完整的办法。我也是再次提醒一下,我们也会对各个企业包括个体户人员的信息加强保密,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还是如实填报,我们也欢迎社会监督,也特别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继续支持统计工作,继续监督我们的五经普工作。谢谢。
第二,从结构来看,一季度和3月份的PPI情况来看,还是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点。而且它的降幅从原因来看,除了需求方面,还有部分产业调整转型升级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等原因。所以这一轮PPI降低,从结构来看,我觉得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从产业角度来看,去年对PPI降幅影响比较大的前三个行业,第一个是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煤炭开采一季度价格下降了15.3%,这个对PPI的影响将近11%左右。第二个影响比较大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是水泥,一季度下滑了7.9%,对PPI的下拉影响接近15%。第三个行业是黑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这里面最主要的是钢铁价格下降了5.0%,对PPI的影响程度也是11%左右。所以大家看到,排在前面的三个行业中间,它对PPI下滑的影响程度是近40%。而这三个行业往往跟我们现在一些行业调整带来的相关产业链的调整是有关系的,所以不完全是需求原因。所以这一轮PPI的调整,跟我们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以及产业的分化是有关系的,不能统统归为需求不足引起的。
第三,你关注未来的走势,我们也很关心。我们初步研判,PPI将会继续呈现降幅收窄、稳中有升的态势。一是因为经济在回暖,总需求在回暖,这有利于支撑价格的回升。二是政策效应的刺激影响还是要继续显现,尤其是我们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政策的落地,会给我们相关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三是部分行业的结构调整,我们现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一部分传统产业的出清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带来积极变化。还有一个统计方面的因素,就是大家平时都熟知的翘尾影响,去年一季度PPI翘尾的影响是-2.3个百分点,到二季度,翘尾的影响只有-0.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二季度和一季度比,仅翘尾的影响就会收窄1.4个百分点,这将会支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当然,价格变化和市场变化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会继续观察PPI的变化。但总的趋势将会延续降幅收窄、回升向好的趋势,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是相吻合的。谢谢。
从未来的情况来看,支持消费的有利条件仍然是在增多,比如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我觉得会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另外,各个地方都在打造消费品牌,改善消费条件,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环境,经济也在持续回暖向好,居民收入在增加、就业在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的能力,消费者信心也在不断回升。所以总的来讲,综合这些有利条件,我们未来的消费市场还是持续向好,尤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具有规模优势,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压舱石。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消费最终还是要靠收入作支撑的,现在收入的增长虽然也是在回升,但是这几年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收入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消费者的信心虽然连续几个月是在回升,但是总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还在临界值以下。这些不利的因素也提醒我们,我们还是要加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是对未来的消费持续向好的态势、发展的前景,我是持乐观态度的。谢谢。